國際上,有無數的飯店職業經理人,可能多年一直在擔任同樣的職務,他們多年輪調到不同的飯店,但是從事一樣的職位。

要到達飯店管理的最高職位~總經理,需要各種專業的墊底,有的總經理餐飲出身;有的總經理客房出身;有的總經理財務出身;有的總經理市場行銷出身,有了專業的墊底,再加上各種跨部門培訓和不斷修習,才能夠擔當一個飯店的全面管理工作。
⋯⋯

我們應該都會同意,同樣的教育背景,同樣的學歷程度,經過不一樣的體制和工作環境,會造就不一樣的人才,基本上,台灣許多的國際化的本地人才基本都被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所用;目前飯店業最缺乏的可能不是總經理,而是有資質的工程總監、財務總監、市場行銷總監等等。這樣的職位,在國際化的連鎖集團有培訓體系,但是在國內各別飯店、甚至local的連鎖飯店,目前都沒有很好的培訓體系,是故在國內無法建全的產生。

目前的許多本土型飯店因為缺乏文化的素養,無法以管理的底蘊和內涵來和顧客對話溝通(一般以市場競爭房價或低價餐券做溝通),這一個部份的不足造成飯店的經管模式無法輸出,尤其是國內的連鎖飯店,每家素質不穩及強項不均,當然眼前業績開展確是第一要務,但相信他們會開始面對這樣的問題。

而是否唯一在培養和砥礪飯店人才的,只剩我們每天上門的顧客了!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rhaus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